2011/05/23

[Book] The Supreme Court Phalanx

The Supreme Court Phalanx
p. 9
I have myself defended a similar view of the Constitution: that it aim to create what I called a "partnership" rather than a majoritarian form of democracy by insisting that all citizens are entitled to an equal role and voice in their self-government, that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must treat citizens with equal concern, and that government must leave individual citizens free to make the personal decisions for themselves that that cannot yield to other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ir self-respect.
p. 11
This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which lets a judge's sense of how the case should be decided govern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he uses to decide it, rather than the other way around, is the most open invitation possible to result-driven adjudication, that is, to a judge putting his own policy preferences into his decision rather than trying to filter them out.
p. 15
Overruling Roe would suddenly make abortion again an urgent national political issue for many millions of women who have come to take for granted the right that women have enjoyed for two generations and who now vote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other issues, often for Republicans.
p. 30
He [Judge Alito] said that the question of how far Congress can control the president might fall under the "political question" doctrine: the doctrine, as he described it, that the Supreme Court should not intervene in disputes that should be resolved between the other two branches of government. But if the Court appeals to that doctrine and refuses to declare that the president has no right to disregard legislation, then it hands victory to the president because Congress has no way of checking the president without judicial enforcement.
p.40
Roberts said, in his confirmation hearings, that he would not overrule a past decision unless it had proved "unworkable" or its basis in law had been eroded by other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Stenberg v. Carhart was not unworkable and has not been eroded, but he voted to overrule it without even offering an explanation.


p. 48
It [this right-wing phalanx]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s, Justice Samuel Alito, Justice Antonin Scalia and Clarence Thomas] seems guided by no judicial or political principle at all, but only by partisan, cultural, and perhaps religious allegiance.
p. 60
The most threat to our democracy is now the grotesque and increasing dependence of politicians on rich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donors.
p. 63
In the WRTL case, Roberts had declared that issue ads have First Amendment protection if they can reasonably be interpreted as not recommending a vote for or against a candidate they mention; in First Amendment cases, he insisted, ambiguities should be resolved in favor of protection. In the Frederick case he declared the very opposite: if student spee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advocating a criminal act, even though other interpretations are at least equally plausible, the speaker may be punished. Ambiguities are to be resolved against protecting free speech....In his moving dissenting opinion Stevens warned that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attitude for future First Amendment jurisprudence are frightening.
p. 66
The establishment clause is different: when government violate that clause by spending money in support of religion, the expenditure is not just a means to some further harm. The expenditure is itself the harm. It is part of people's right to freedom of conscience that their government, acting on their behalf and in their name, not support any religion or religious institution.

p. 69
In the Senate confirmation hearings Roberts and Alito both declared their reverence for precedent; they might be reluctant openly to admit that they deceived the Senate and the people.
p. 69
Skilled corporate litigators think ahead like pool players: they argue for their clients on narrow grounds hoping for incremental victories that turn into much bigger ones latter.
p. 70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2011/05/21

法律從業人員如何避免閒聊場合對自己工作和專業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Lawyerist.com 一篇文章提到,跟法律或法學沒什麼關係,但跟法律工作方面卻很有用處。
法律工作人員(這裡指的是律師)常常會在像宴會這一類的非正式場合,被人隨口諮詢一些法律問題。雖然只是閒聊,但當中還是有很大風險。回答不當,受到鄙視或專業能力受到懷疑,還算事小;嚴重的可能人家以此為把柄,以不當瀆職告到法院,或突然收到法院通知代理該人出庭,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
如何在非正式場合避開這類閒聊式的諮詢?
1. 多多利用名片
當人家問問題時,立刻遞上名片,並說明現有掌握事實不夠充分,無法提供滿意的答覆,請對方將相關事實與問題 email 過來,到時才能仔細思考該問題並提供比較完整的答覆。
2. 坦白承認對該問題牽涉的法律領域,完全不懂。
法律工作人員不是萬能。懂實體法,不一定懂訴訟法;懂民法,不一定懂刑法;懂商事法,不一定懂婚姻家庭法。當被問到不是自己專精領域問題時,最好坦白承認說不懂,不要不懂裝懂,或輕忽大意的提供不當的諮詢。但為了避免讓對方對你有「虛偽」印象,這種回答有其條件限制。就是必須坦承自己專精領域是什麼,並就對方提出有關法律問題領域直言不瞭解,但可以替他引介該領域的法律專業人員,替對方解決疑問。
3. 另外安排正式聚會。
有時被問到的問題,正好是自己專精領域,但因受限場合與所收事實與訊息有限,不能當場提供適當的答覆時,因此只能提供對方簡單的回覆,但是最好和對方另行約定安排正式聚會。這樣處理,一方面可以瞭解對方是否是認真的問問題,還只是基於禮貌或漫不經心的隨口提問而已,另一方面藉由安排正式聚會,正好給自己和所屬公司爭取生意機會。
4. 最重要一點,也是當場就必需明白告知對方的,就是明確向對方表示,自己不是代表對方的律師。想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對方去找代表他的律師,或是等對方和自己正式建立代理關係後,才能好好的處理這個問題。

2011/05/18

[法學] 反思均衡

法學理論字彙 069:反思均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
導論
我們常常用規範論證討論法律問題,這些規範論證,有時直接從我們對特定案件的直覺產生,有時則從一般理論而來(例如,福利主義 welfarism 或 Locke 社會契約論)。這很容易讓人有這種疑問:規範論證的正當化基礎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是和 John Rawls 有密切關係的「反思均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將我們在特定案件中的直覺反應,與我們所持的普遍性道德信念(例如,道德原則或道德理論)進行檢驗;或者反過來進行也可以。經由反覆思考與修正的過程,可以使各種信念都能調和一致;換言之,我們在特定案件中的判斷,與普遍性原則相互一致。我們將這種動態均衡的靜止點,稱為「反思均衡」。
本文為法學理論的法律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提供一個簡略性的說明。雖然重心放在「反思均衡」在規範理論中的角色,也會說明「反思均衡」的法律推理方法。
基本觀念
法學理論充滿著規範性判斷。我們會爭論某個法條是否具有正當性,或者爭論該法條是否會導出道德良善後果。當特定的法院判決,因為在道德層面上侵害了他人權利或出現弊大於利結果,我們也會判斷其為錯誤之判決。
我們所持的這些規範性判斷是否正當?一開始我們用的是幾何學方法,也就是先確立一些不容置疑的道德標準,然後依歸納法將其適用在具體案件中。然而當他人質疑這種不證自明的初始前提時,這種方法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反思均衡」則彌補了幾何學方法的不足。首先,我們每個人都會持著如道德理論、道德原則、對特定案件判斷的道德信念,接著找出其間的矛盾性與不一致性,最後再修正這些矛盾與不一致性。因為這種修正過程發生在具體應用中,所以很可能因為修正後的結果和普遍性原則不一致而使得我們改變對特定案件(真實或假設的案件)的最初判斷,當然也有可能使我們更堅持最初判斷。我們很可能發現,原本似乎正確無誤的道德理論或道德原則,竟和特定案件中所堅持的信念相矛盾。對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之間與各自內部不同層次中所持的信念,不斷的來回修正,我們最終可能會達到一個全部信念或絕大部分信念都能相互一致和依存的狀態,換言之,達到「反思均衡」的狀態。
兩個澄清
1. 直覺與深思熟慮判斷(Intuitions versus Considered Judgments)
有時會認為「反思均衡」方法有賴於「直覺」或者我們在特定案件中的直覺判斷。此論點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直覺判斷可能會有瑕疵,例如偏見、自欺欺人、或受到強行灌輸的意識型態等。Rawls 引介了「深思熟慮判斷」(Considered Judgments)概念,用來表示我們在進行反思前的直覺,需同時接受誤差來源和相互協調一致的雙重檢驗。
2. 普遍性的層次
另一個對「反思均衡」的誤解,是其需始於對具體案件的判斷;換言之,係從特定到普遍的過程。這種說法有可能,但不是絕對。在普遍性的任何層次中,我們都可以運用此法進行判斷。例如,運用其檢驗我們對道德原則的判斷,並驗證其一致性。
廣義和狹義的「反思均衡」(Wide and Narrow Reflective Equilibrium)
對「反思均衡」進行深入探討之前,還須掌握其「廣義」和「狹義」區別。本文認為其區別為:
(1)狹義的反思均衡,目的建立下列二者的一致性與相互依存:
        (a)我們對具體或特定類型案件的深思熟慮判斷;以及
        (b)我們持有的道德原則;

(2)廣義的反思均衡,則加上第三項特色:
        (c)與規範性判斷有關的理論背景。

廣義的反思均衡,我們必須超越對具體案件的判斷與道德原則,並考慮到我們對普遍性道德理論的看法,以及有關人類心理學、社會理論與其他主題的相關信念。
廣義的反思均衡要求我們的判斷範圍更為廣泛,而狹義的反思均衡,則聚焦在對具體案件與道德原則的判斷上。
反思均衡與規範性法學理論(Reflective Equilibrium and Normative Legal Theory)
法學理論學者如何適用反思均衡?最明顯的用處,係以其為判斷規範性法學理論正當性的方法。這可能在宏觀層次上進行,例如,以此法判斷福利主義為規範性法學理論的正當性;也可能發生在特定的規範性法學理論領域中,例如,以此法判斷侵權法中修正正義理論(corrective-justice theory)的正當性,或者以此法判斷刑事處罰中報復論主張者的正當性。
反思均衡有其重要地位。在具體案件或特定類型案件中,有人或許會因為其導出不同於深思熟慮判斷的結果,轉而反對規範性法學理論。因為可以不停修正難以預料的判斷,直到達致反思均衡,這種運用是故意扭曲反思均衡的原意。
反思式均衡與法律推理(Reflective Equilibrium and Legal Reasoning)
有時,粗糙的形式主義方法決定了法律的內容。一份權威性法律文件(憲法條文、法律條款、法令或法規等)提供明確的界線,以指導行為或解決糾紛。但有時候法律內容不是很明確,這種情形在法律規則內容由許多複雜案件所決定的普通法系(common-law systems)尤其明顯。當案件判決結果不一致,或在不同案件就同一條文有不同或不一致的解釋時,該如何處理?回答這問題的答案之一,就是適用反思均衡方法。
例如,我們將已定案案件,視為是在具體案件中的深思熟慮判斷,然後將法律陳述當作道德原則。接下來主要工作,就是建立能解釋最多案件的規則,以及維持最大程度的內部一致性。如果案件之間相互衝突時,一定有某些案件是被「誤判」,依照反思均衡原則,這些「誤判」案件應予推翻,或者將其侷限在特定事實範圍內。
因為法院似乎已經適用了「反思均衡」,多數法律學生對此方法都很熟悉。在法學理論中,反思均衡方法很類似 Dworkin 「法律的一致性」(law as integrity)理論,和法律過程學派「法律推理之細化」(reasoned elaboration of the law)二者結合。
反思均衡方法的批評
反思式均衡具有相當的爭議性。有人認為,具體案件中適用這種方法,所依賴著是我們不可靠的直覺。有人則認為,隨著具體案件中難以預料判斷的例外情形大量的累積,建立起來的道德原則,永遠都能達致反思均衡。這些簡單的反對意見,還只是開始。
結論
反思式均衡是法學理論中眾多方法之一。即使你不認同這個方法,但一定會碰到其他人運用這個方法。
參考書目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 revised edition.
John Rawls, Outline of a Decision Procedure for Ethics, 60 Philosophical Review 177–97 (1951), reprinted in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Samuel Freeman 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Norman Daniels, Wide Reflective Equilibrium and Theory Acceptance in Ethics, 76 Journal of Philosophy 256–82 (1979), reprinted in Normal Daniels, Justice and Justification: Reflective Equilibriu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21-4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網路資源
Norman Daniels, Reflective Equilibriu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1).
==========
翻譯後記
看完這篇文章後,感覺很疑惑,這種極具政治味的方法,怎麼會成為法學理論方法?所以才想透過翻譯這篇文章,仔細瞭解一下其內涵。
翻譯完後,發現這個「反思均衡」很像網路連線 TCP 協定中的 Three Steps Handshaking,也像政治學的「系統論」或公共行政學的「動態均衡」理論,而這些理論又是從社會學的「系統論」衍生過來,法理學對此不過進行重述而已。(難怪 John Rawls 作品在這裡不斷的被引用。)
舉個例子,以「反思均衡」方法分析 People v Simmpson 一案。這個案子,可簡述如下:
a:殺人者有罪。
b:Simpson 殺妻。
c:Simpson 無罪。

a 為「反思均衡」中的道德原則,或我們對該案的直覺反應,或規範性論證;b 為具體案件事實;c 為法院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結果。「反思均衡」欲探討者,即為 a 和 c 找到一個均衡點。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a 和 c 一定有一個有問題,不是 a 錯,就是 c 錯。但是「反思均衡」卻認為 a 和 c 可能都沒錯,也可能都錯,需要進行檢驗並不斷的來回修正,才能找出真正的規範論證基礎。
「反思均衡」認為,如果 a 是對的,那 c 的結果有二,一是必須予以推翻,二是予以侷限在特殊案例中。問題是該案既未被推翻,也未被視為特殊案例,因此必須回過頭修正 a 。a 經修正後為 a-1:
a-1:殺人者,在道德上有罪,但是在法律上需經正當程序保護與審判後才能定罪。
有了 a-1 後,接著要修正 c。c 經修正後為 c-1:
c-1:Simpson 因為未受到正當程序保護,故而判決無罪。
對某些人來說,這時已經達到「反思均衡」點了,並且隨著類似案件的大量積累,最終 c-1 成為一個規範性論證基礎。
但對某些人來說,始終認定 c 是錯的,必須予以推翻。從「反思均衡」角度來看,這些人可能要費上相當的時間或功夫才能找到其內在「均衡」點了。

2011/05/11

[法律] 第三人利益契约与赠与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书中第 109 页,为说明第三人利益契约,举例一则:
甲向乙承购房屋一栋,双方约定由乙直接登记与甲之好友丙,并经由丙表示受领之意思,惟在移转登记未办妥之前。甲丙感情交恶,无意赠与,且因乙给付迟延,经掀起催告又置之不理,因而未经丙之同意解除系争房屋之买卖契约,经丙提出异议,并诉请乙履行契约,办理系争房屋之移转登记,其诉有无理由?
就此例回答他人下列问题:
1. 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解除是否须经过第三人的同意?
需要。台湾《民法》第 269 条第 2 項规定,"第三人对於前项契约,未表示享受其利益之意思前,当事人得变更其契约或撤销之。"换言之,当第三人表示了享受该利益之意思时,当事人就不得变更或撤销该契约了。
此处所考虑者,在第三人利益契约中,除了要约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赠与关系之外,还可能存有清偿关系。第三人之所以享有利益,也可能因为他对要约人享有债权,因要约人为缩短给付之故,所以让债务人直接给付给第三人。因此在第三人享有对要约人债权情形时,表示愿意接受债务人的给付,此时第三人对要约人的请求给付权因法律规定而移转向债务人请求给付,若要约人与债务人不经第三人同意而解除第三人利益契约,将使第三人的债权因要约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推诿而受损。
2. 丙可以诉请乙履行契约,办理房产登记成为该房的所有权人后,又因赠与契约不成立,依不当得利将该房还与甲,那么丙可否因乙的给付迟延而请求赔偿损失?
如果丙将该房产又卖给其他人时,因为乙的给付迟延,造成丙的损失,可以依台湾《民法》第 269 条第 1 項规定由此第三人利益契约而取得的请求给付权,请求乙赔偿相关损失。至於甲取消对丙的赠与,并依不当得利规定取回房产,不影响丙对乙的请求损害赔偿。
3. 该赠与契约不成立的直接的后果是,丙无权请求甲要求乙把房屋过户给自己,赠与契约是否为这个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前提?
赠与只是第三人利益契约中的一种"内部关系",第三人利益契约还包括了赠与,也包括清偿债务,另外保险关系也是一种第三人利益契约。
从这角度想,依台湾《民法》第 269 条第 1 項规定,甲将请求给付权移转给丙,由丙向乙请求为给付,甲乙之间只剩下"补偿关系",乙既然有给付义务,即不能以甲丙之间的赠与(书中称之为"对价关系")有瑕疵或不存在为由而拒绝给付。
4. 赠与合同与这个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否存在关系,或存在怎样的关系?
依前所言,赠与只是第三人利益契约的一种内部关系,其他还有清偿债务、保险契约、信托契约、货物运输契约等等,都属第三人利益契约。
5. 向第三人履行合同的构成要件?
台湾《民法》第 269 条以契约订定向第三人为给付者,要约人得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其第三人对於债务人,亦有直接请求给付之权。
第三人对於前项契约,未表示享受其利益之意思时,当事人得变更其契约或撤销之。
第三人对於当事人之一方表示不欲享受其契约之利益者,视为自始未取得其权利。
所以关键在於第三人是否有享受利益的意思表示。
6. 以大陆《合同法》第64条规定“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若此时债务人不履行合同,而债权人亦不主张权利,因债务人给付迟延或不予给付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将由谁来承担,或者说该第三人的利益该如何保护?
这里提出目前《合同法》有关第三人利益契约制度的问题。可就比较台湾《民法》第 269 条和《合同法》第 64 条二者得知。
台湾《民法》第 269 条规定,当第三人有享受利益的意思表示时,这时第三人从要约人取得对债务人的直接给付请求权,而债务人则有给付义务,因此若因债务人给付迟延获不给付造成第三人损失时,将由债务人对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64条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 64 条只规定债务人的履行对象以及因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承担责任对象,实体的权利义务只存在於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第三人并未因此规定而取得"直接给付请求权"。由於第三人欠缺实体权利,因此当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怠於行使权利时,第三人利益就极易受损,请求无门。目前是透过程序上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合同法》解释(二)第16条)方式予以救济,但前提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得先有诉讼才行,所以对第三人利益保护还是有所不足。所以也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大陆其实并无所谓"第三人利益契约制度"。这个问题因涉及第三人实体权利的规定,未来可能要透过修法方能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
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将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规定的第三人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不得依职权将其列为该合同诉讼案件的被告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